锻炼身体是好事但别打扰别人
发布时间:2025-08-04 23:38:47| 浏览次数:
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,徒步团、暴走团、广场舞团等群体,在各个城市风靡开来。然而,这些团体在公共空间上的活动频频引发争议,甚至造成矛盾冲突。一边是群众对健康生活的追求,一边是公共秩序与安全的隐忧,如何在满足群众健身需求的同时,维护公共秩序?本期基层圆桌会,我们一起聊聊。
lvin:去火车站送人,暴走团直接占道行走,我的车只能一点点在后面跟着。
鑫鑫:有的暴走团横穿马路,占用机动车道,无视红绿灯,给行车带来很大困扰。
老菜农:暴走团不在公园里锻炼,而在大街上穿行,甚至有专人负责阻挡行人和车辆正常通行,完全不管公共交通安全秩序。
涟涟:暴走团、健步团速度快、动作大,规模大、人员多、抱团活动。他们夸张的动作、庞大的队伍,影响其他自由活动的人员,甚至横冲直撞、阻碍交通。
小楼观山:小区公园里就有暴走团。暴走就暴走吧,还带个大喇叭,不让路就用话筒喊,实在扰民。
daodao:在一些小区,停车场被跳广场舞的人占领,变成了“舞蹈广场”,影响居民正常停车。
4OM:楼下广场几乎每晚都有人载歌载舞,特别是夏天,音响声是一浪更比一浪高。
蓝色天空:在使用、享受公共空间时,不能危害、影响别人的正常生活。有些跳广场舞的,音量键扭到最大,震天动地,隔几百米都能听到。
深海:道路是专供车辆、行人通行的地方,不是运动的场所。未经许可,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。暴走团的占道暴走行为涉嫌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,理应受到惩处。
jun:法律有明文规定,行人列队在道路上通行,每横列不得YY易游体育官网超过2人。既然是违法行为,就没有商量的余地。关键是执法部门是否严格执法。
扣弦而啸:对于违法行为,必须依法处理。同时,要加大普法力度,强化普法宣传教育,讲求方法技巧。
繁花:有些暴走团、广场舞组织规模庞大,活动密集,其中的一些违法行为带来公共管理问题,且存在安全隐患。为了坚守公共利益底线,必须对违法者加以惩戒,不能让法律成为摆设。
雨田:群众自发组织起来,为了健康,一同行动,有其内在需求。目前出现一些问题,主要是缺乏正确的组织与引导造成的。堵不如疏,要主动引导群众,助力其安全、便捷地参加健身活动。
顺风顺水:对待中老年人的集体健身活动,首先要宽容,积极地指导、引导、规劝,如果没有效果,再按法律规定加以惩处。
小溪:一些居民确实有健身的需求,只堵不疏的话,大家还会找其他渠道健身,引发更多违法行为。因此,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,设置专线、专场等,拓展公共健身资源。
明月:加大公共空间供给力度。新修公园、老年活动中心,社区和地方政府多开展老年活动。
Hero:加强公共安全宣传。提升群众安全意识,规范群众群体性活动秩序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。拓宽公共活动空间,盘活闲置空地、开放体育场馆,给群众多个选择。
jinky:广场舞、暴走团等通常会有几个“领头人”,他们是活动的组织者、规则的制定者和路线的引导者,要加强对“领头人”的教育引导和普法宣传,对规模较大的群体性运动团体,要有序引导成立体育类社会组织,加强党建引领和监管。
大渔海溪:加大资金投入,在居住区附近修建多种多样的文体设施,让群众享受在家门口的设施。鼓励社会团体有序开展文体活动与比赛项目,增强群众获得感参与感。基层党组织和网格员需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,加强引导。
整治暴走团、广场舞乱象,保护的也是参与者自身的安全。各部门应强化宣传引导,既对群体健身活动中的不当行为予以必要的曝光、监督,同时也要加强法治宣传,对组织者或牵头人进行法治宣传教育、培训引导。群体健身活动的参与者应增强公民意识和责任感,在活动时充分尊重他人权益,遵守交通规则,选择合适的场所活动,避免给其他市民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。此外,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公共健身设施建设,优化公共健身活动供给,打造专供市民锻炼的徒步路线和运动场所,更好地满足群众健身、活动等合理需求。